首先应选择好路基填料。颗粒较粗的砂类土,易于压实,能获得较高的压实度,一般而言,土颗粒中粗粒含量较多,压实性能就越好。设计中,应注意将较好的填料(特别是级配较好的粗粒土)放在路基上层。
填料中的含水量是影响压实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在能使土体产生较大干密度时的含水量,较适合得到较好的压实效果,称之为较佳含水量ω0。这是因为:当土中含水量较小时,水主要为黏结水,包裹在土粒外围,因水膜很薄,土粒间的阻力较大,因而土粒难以挤密,不容易压实。随着含水量逐渐增大,水在土粒间起着润滑作用,土变得易于压实。若土中含水量进一步增大,土中自由水充盈,压实效果反而降低。因此,只有在较佳含水量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好的压实效果。实际工作中,当填料含水量小于较佳含水量时,可以在整型工序前12~24h均匀洒水,闷料一夜后再行碾压;如果填料含水量大于较佳含水量,应翻拌晾晒或掺石灰,使含水量略大于较佳含水量ω0(0.5%~1%)的进行碾压。
此外,应合理选择施工压实机械和碾压方法。压实机械的类型主要有三种:碾压式、夯实式和振动式。冲击式压路机或强夯适用于路床底面以下的路堤增强补压。施工时需要根据各类压实机械具有的有效压实深度来确定路基分层摊铺的厚度。一般情况下,用8~12t光轮碾压式压路机,每层松铺厚度为20~30cm;用振动式或夯击式压路机每层松铺厚度可达50cm。通常,压实功能越高,土基密实度越高,所以在工程实践中,可以选用重碾、增加碾压次数等,以达到提高路基强度的目的。但是,用增强压实功能的办法来提高路基强度有一定的限度,当压实功增加到一定程度,强度的提高变慢,经济上不划算。若压实功过大,还可能破坏土体结构。相比之下,严格控制较佳含水量比增加压实功要好得多。
综上所述,为了获得良好的压实效果,必须对填料性质、土的含水量大小、分层摊铺和碾压厚度、碾压机具和碾压遍数等,事先进行仔细研究、试验,从而得出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 上一篇:公路设计阶段如何划分?
- 下一篇:沥青路面有何特点?